杀毒软件进入免费时代?

2018-06-11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免费之风劲吹

9月下旬,趋势科技新任大中华区总裁张伟表示,趋势科技正在考虑免费让用户获得杀毒软件及每天的升级服务,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通过查毒杀毒的时候推送广告到杀毒软件的界面上去,这样既不影响用户查杀病毒,又可以起到广告传播的作用。

相对于瑞星、江民、卡巴斯基、诺顿这些国内外杀毒软件大佬而言,趋势科技在单机版杀毒软件方面不过是一个后起之辈。但这种“免费”的尝试,却扯动了杀毒软件厂商最敏感的神经。

金山公司的毒霸产品在两年前就开始尝试改变单纯的零售模式,改为“软件免费、服务有偿”的新模式,即用户可以随时免费下载杀毒软件,但随后的升级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费用。

俄罗斯信息安全厂商卡巴斯基也从去年底起就已经与360安全卫士合作,为用户提供半年的正版免费使用服务。

“我们的360安全卫士一直在免费,接下来我们还要呼吁瑞星、金山和江民一起合作推免费。”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称要为网友提供更多的免费服务。

国内最大的杀毒厂商瑞星公司2008测试版杀毒软件已经在近期宣布免费让用户试用三个月,即使到了正式版发布以后,用户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三个月,加起来更是超过半年时间。

卖软件不如卖广告?

按照趋势科技公司CEO陈怡桦的理解,再怎么拼命卖软件,也比不上卖广告那么挣钱。趋势科技单机版在中国市场多年的销售状况表明,要想从个人用户身上盈利,缺乏渠道资源积累,很难敌得过瑞星、江民等本土公司。

“不卖软件卖广告”盈利模式设想并非首创,只不过在传统软件行业中尚未有人明确提出而已。不过,在风起云涌的Web行业,多家中小型的新兴互联网公司正在反复试验着类似的盈利模式。这些互联网公司很清楚,让习惯了“免费午餐”的中国网民出钱购买某项服务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举动。新浪、搜狐都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Web2.0时代的软件厂商自然不能重走弯路。

在Web2.0行业试水的盈利模式中,与用户点击页面分成和让用户收看广告从而获得免费服务成为两大主流方向。如今又被精明的软件业者们复制到了杀毒行业。

该公司并未否认,此举是因为趋势科技单机版杀毒软件在中国市场份额过少的无奈之举。目前该公司也正在与国内几大PC厂商洽谈预装合作,将通过此形式为用户提供至少一年的免费服务。

盈利才是推动力

尽管业界争论的声音一直不曾停止,但传统通用软件向互联网服务模式的转型却是大势所趋。江民、瑞星、金山,无不积极布防网络业务。

此前百度杀毒频道推出免费正版的在线杀毒服务,也是与江民、金山两家公司合作,通过在用户搜索出的相关页面上引入广告,将收入与杀毒厂商分成。

有消息称谷歌也正在考虑类似形式的合作。而新浪、搜狐、网易等公司提供的免费电子信箱,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提供了免费在线杀毒业务,他们与杀毒厂商共同分成收入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业务模式。

不过,瑞星公司的观点仍然最为主流,该公司发言人马刚表示,“在线销售和与互联网厂商合作分成以及依靠广告收入盈利等想法,目前都可以作为传统销售模式的补充。但关键是这是否能成为公司盈利的支撑点”。

事实上,就连软件行业的巨无霸微软公司,近些年来也一直在苦寻新的发展模式。微软的产品盗版率全球第一,致使该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微软也多次放出风声,称打算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免费让给用户使用,收取每隔一定周期的升级费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打击盗版行为,也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售价能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业界 完全免费时间尚不成熟

依赖传统渠道成长起来的瑞星、江民等公司尽管也认同完全免费的未来趋势,但认为目前时间并不成熟。

虽然瑞星对2008版实行了“3+3”的免费试用策略,但马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完全彻底的免费策略在现阶段仍然不太可能。“现在喊着要对单机版免费的厂商都是市场份额很小的那几家,真正依靠传统渠道销售为主的公司没有人会提出这个做法。”

马刚认为,通用软件行业尽管都在向互联网转型,瑞星等公司也早已经提出了网络下载版和试用版,但杀毒软件真正的销售主力仍然在多年积累起来的传统分销渠道。

与其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同样依赖传统渠道的江民公司,江民科技总经理陶新宇称,杀毒软件的研发及后期技术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如果失去了这些支持,是很难维持和保障研发及技术维护的水平。

在面对全新的病毒时,也很难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支持,从而也就无法保障用户的利益,更失去了杀毒软件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的意义。

“江民科技也一直并且长期提供包括个人及企业级杀毒软件的免费试用、杀毒服务。而每次在面对重大病毒的时候,江民科技也都会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专杀工具和解决方案。”

陶新宇表示,“对于杀毒软件永久免费来说,目前时机并不是很成熟。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在杀毒软件免费的前提下支撑整个公司正常运行的盈利模式,而现在一些宣传终身免费的杀毒软件,其真正的盈利模式也并不明确。”

用户 免费是馅饼还是陷阱?

在记者随机调查周围数位计算机用户关于“假如杀毒软件免费使用,但要附加其他义务”的问题是,多半用户表达了“可以接受,但所附加的义务不能太过分”这样的观点,少部分用户表示,“只需要杀毒服务,不希望被附加其他义务,可接受现有零售模式,但希望价格进一步降低。”可见,由于流氓软件的前车之鉴,用户对于完全免费以后的杀毒软件行业仍然心存忌惮。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所不同的是,互联网厂商追求利益的行为是没有止境的,越来越多的强行安装、恶意弹出、无法卸载、广告横行等行为逐渐显露出“流氓”特征,甚至喧宾夺主,超过了软件本身带给用户的便利。使每台电脑越来越像垃圾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自然感觉吃不消了。

清华大学博士生韩俊已经成为网民多年,也亲身感受过流氓软件的侵害,他认为“免费”对用户来说或许不是一个“馅饼”,反而更像是又一个由厂商们挖好的“陷阱”。“厂商们不是傻子,他们的智商远远高于我们,总在想着如何赚钱,天下没有绝对免费的东西,如同前几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兵演的那个小品一样,你要获得一部免费通话多少分钟的手机,每天就必须先收听多少分钟的广告,最后气得人几乎崩溃。”

具有类似观点的是媒体从业人员小雯,她坚持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只是杀毒服务,并且愿意为其付费购买,绝对不希望有任何“其他变相收费的陷阱”。

标签: 安全 谷歌 互联网 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公司 媒体 企业 搜索 网络 网络安全 问题 信息安全 行业 用户 转型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亚太区垃圾邮件比例菲律宾最高

下一篇:“萨博瑞斯蠕虫”感染可执行文件